《经济学(季刊)》2025年第1期

会员社区
| 来源:《经济学(季刊)》2025年第1期目录
来源: 《经济学(季刊)》2025年第1期

目录

01 科技人才、技术扩散与经济转型:留学生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刘丛,等

02 年龄歧视导致了失业:一个断点回归设计

林文炼

03 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与统计数据质量提升

刘孟鑫,马光荣,窦艺

04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变迁

李志远,吴磊

05 中国可转债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郑振龙,竺添晟,陈蓉

06 通道业务监管提升了企业现金持有

杜善重,杨兴全,马连福

07 慈善组织声誉与信息披露对捐赠意愿和风险态度的正向影响

张吉鹏,李禹燊,陈希多

08 利用信息与第三方补贴助推互联网平台捐赠

许彬,等

09 关税削减与消费者福利分配——基于进口份额的新视角

戴觅,陈君妍

10 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之谜”真的存在吗?

戴家武,等

11 医院生产函数与需求函数的估计——兼论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制度的影响

董展育,等

12 排污费上调阻碍了企业出口——基于地理断点回归方法的研究

陈勇兵,李笑萦,张欣欣

13 国际合作交流对中国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来自经济学科海外访学的证据

刘庆丰,郑世林,丛正龙

14 实施清洁生产行业标准扩大了企业间工资不平等

胡浩然,施炳展,宋颜群

15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微观视角剖析

张俊森,余琪,周康

16 《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意义与建设路径

陈彦斌

# 01 #

题目:

科技人才、技术扩散与经济转型:留学生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

刘丛,王薇,谢斌,薄诗雨

摘要:

本文构建了首个近代归国科技类留学生履历数据库以实证评估这一群体对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结合1933年工业普查以及1857—1937年工业企业成立数据,使用清代生员学额作为工具变量,本文利用府级横截面和面板回归模型发现归国工作的科技类留学生显著增加了地区工业产值和新建工业企业。机制分析显示,学习理工科专业、从事实业或投身研究的留学生对工业发展影响最大,并带动了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工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人才引进,工业化,技术扩散

马克相关数据: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据库

上市公司MD&A数字化转型

# 02 #

题目:

年龄歧视导致了失业:一个断点回归设计
作者:

林文炼

摘要: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歧视问题备受关注,却鲜有实证研究。本文在企业招聘存在35岁限制背景下,构建断点回归设计,利用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年龄歧视与失业的关系。实证发现:控制生产力因素影响,刚好超过35岁的受访者因单位原因失业的比例从0.40%上升到0.54%;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的负面年龄刻板印象;年龄歧视和雇佣决策存在锚定效应;年龄歧视导致的35岁失业存在地区、个体和时间异质性。本文为政府治理年龄歧视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年龄歧视,35岁失业,断点回归

马克相关数据:

人口普查整理数据-区县版

人口普查整理数据-乡镇版

企业招聘数据

# 03 #

题目:

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与统计数据质量提升
作者:

刘孟鑫,马光荣,窦艺

摘要:

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吉林省省以下统计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结合夜间灯光亮度与城市经济数据,探讨了改革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管理改革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改革后GDP数据能更有效地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压力更大的地区改革效果较弱,说明还需加大统计工作责任追究力度,扭转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政绩观,更进一步打破地方政府对统计机构的干预。

关键词:

统计管理体制,垂直管理改革,统计数据质量

马克相关数据:

省市县夜间灯光数据

# 04 #

题目: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变迁
作者:

李志远,吴磊

摘要:

劳动要素的分布和调整,以及调整的规模和方向是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当前研究集中于劳动要素在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分布,而缺乏对其在职业与分工层面的理解。本文研究劳动要素在全职业范围内的分布特性,发现:2000—2015年间中国劳动要素在职业间的调整规模巨大,是同时期美国的3倍。劳动要素调整方向呈现非农化特征,但这一调整并未改变整体就业中认知和体力要求的占比。同时,本文发现我国劳动要素市场存在两大结构性特征:一是50岁以上劳动力职业选择范围缩小,体力强度要求高;二是中等教育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高等教育劳动力需求不足。

关键词:

职业,劳动力市场,技能分工

马克相关数据:

中国劳动统计数据库

上市公司员工学历、工资数据

# 05 #

题目:

中国可转债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

郑振龙,竺添晟,陈蓉

摘要:

本文比较各种可转债定价模型的精度。我们利用五种常见定价模型计算可转债的理论价值,根据可转债市场价格和理论价值的偏离程度构建可转债横截面多空对冲组合,通过各模型多空对冲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和alpha来比较各种定价模型的精度。研究表明,中国可转债市场平均价格早年被严重低估,近年市场平均错误定价水平呈周期变化。定价模型所用假设越少、对可转债条款考虑越充分越能捕捉市场定价错误,进而能产生更高的多空组合超额收益和alpha。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收益率预测

# 06 #

题目:

通道业务监管提升了企业现金持有
作者:

杜善重,杨兴全,马连福

摘要:

本文以资管新规出台为背景探讨通道业务监管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通道业务监管通过聚焦主业与去杠杆的公司治理效应提升现金持有;增持现金用于研发活动和股利发放实现二次配置;要素密集程度、成本转嫁能力和金融监管投入优化了通道业务监管与现金持有的关系。拓展性分析发现,高效内部资本市场与稳定现金流拓宽了通道业务监管下的现金获取渠道;规避型通道业务监管提升了现金持有。最后,通道业务监管提升了现金持有价值。

关键词:

通道业务监管,现金持有,公司治理效应

# 07 #

题目:

慈善组织声誉与信息披露对捐赠意愿和风险态度的正向影响
作者:

张吉鹏,李禹燊,陈希多

摘要:

本文通过设计基于中国慈善组织的捐赠实验,测度被试在不同风险状态下的捐赠意愿及其与慈善组织声誉和披露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被试的捐赠意愿显著高于国外同类实验被试。被试对声誉较高组织的平均捐赠意愿要远高于声誉较低的组织;声誉信息的披露和组织高声誉排名对个人的捐赠意愿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捐赠存在风险且被试可以选择金钱自留时,被试倾向于利用风险作为不捐赠的借口。中国公众在实验环境中展示出很高的捐赠意愿;改善慈善组织声誉和信息披露,降低组织运营和善款使用风险,能使慈善成为公共品供给和再分配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个体捐赠,慈善组织声誉与信息披露,第三次分配

# 08 #

题目:

利用信息与第三方补贴助推互联网平台捐赠
作者:

许彬,胡文潇,汪思绮,丁预立,潘意文

摘要:

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慈善事业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平台中显示单价信息和提供第三方补贴对个人小额捐赠的影响。分析表明,单价信息通过参照点效应提高净捐赠;不同补贴方式对净捐赠的影响不同,其中配套补贴提高了净捐赠,而返利补贴对净捐赠没有明显影响;单价信息与补贴的结合弱化了信息对捐赠的提升效果。本文结果表明,合理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和第三方补贴可以有效提升个人捐赠。

关键词:

慈善捐赠,价格效应,参照点效应

# 09 #

题目:

关税削减与消费者福利分配——基于进口份额的新视角
作者:

戴觅,陈君妍

摘要:

本文在福利分析中引入进口份额概念,考察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关税削减对城镇居民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群体产生的分配效应。结果显示,2000—2006年间的关税削减使居民消费者福利平均提升0.76%,其中最终品和中间品关税削减分别使福利提升0.31%和0.45%。收入越高的家户获得的福利改进越大,关税削减体现出“益富”的特征。高收入家户对最终品更高的进口份额以及对进口中间品更高的依赖程度,是导致关税削减呈现益富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关税削减,进口份额,消费者福利

马克相关数据:

泰尔指数、城乡收入差距

# 10 #

题目:

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之谜”真的存在吗?
作者:

戴家武,王秀清,曹虹剑,杜巨澜

摘要:

不少研究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比非出口企业更低,存在所谓的出口企业“低加成率之谜”。通过将劳动力与产品双边市场垄断势力进行分离,本文发现:中国出口企业不仅不存在“低加成率之谜”,而且拥有比非出口企业更高的加成率,这一“加成率溢价”效应在加工贸易企业中更明显;已有文献低估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这一事实。

关键词:

加成率,买方垄断势力,生产函数

马克相关数据:

中国海关出口产品质量2000-2016年

# 11 #

题目:

医院生产函数与需求函数的估计——兼论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制度的影响
作者:

董展育,申广军,黄英伟(已故),栾梦娜

摘要:

本文通过纳入要素利用率、病情严重程度和医院等级,更合理地估计了医院的生产函数;通过处理医院等级的内生性问题,更准确地估计了医院的需求函数。基于估计结果,本文发现:(1)医院等级越高,其生产率和市场需求也越高;(2)医院等级制度扭曲了患者的医疗需求,导致患者病情与医疗资源不匹配的“小病大医”问题;(3)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对要素投入的限制,降低了医院应对生产率冲击和需求冲击的灵活性。

关键词:

医院生产函数,医院需求函数,医院等级

# 12 #

题目:

排污费上调阻碍了企业出口——基于地理断点回归方法的研究
作者:

陈勇兵,李笑萦,张欣欣

摘要:

本文将2009年部分省市上调二氧化硫排污费作为一个准实验,采用地理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边界区域内,相较于排污费未上调一侧,上调侧的污染部门企业出口遭受了显著损失。其主要传导机制是,污染部门企业通过购买减排设备和减产停产以应对更高的排污费,从而减少排放,最终抑制出口;而上调排污费在短期内尚未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排污费政策在样本期内每减少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我国企业出口减少约5.42亿—6.51亿元。

关键词:

排污费政策,企业出口,地理断点回归

马克相关数据:

企业污染排放-许可明细数据

中国海关出口产品质量2000-2016年

地区环境规制水平

# 13 #

题目:

国际合作交流对中国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来自经济学科海外访学的证据
作者:

刘庆丰,郑世林,丛正龙

摘要:

海外访学作为国际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鲜有文献探究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本文基于“985工程”高校和财经类“211工程”高校经济学科全职教师简历信息与发表数据,研究发现海外访学经历显著促进了教师英文期刊论文发表。海外访学一方面通过直接合作效应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科研能力。访学机构水平、相对排名差距、学者个人特征等是影响访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海外访学,科研创新,国际合作

马克相关数据: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据库

# 14 #

题目:

实施清洁生产行业标准扩大了企业间工资不平等
作者:

胡浩然,施炳展,宋颜群

摘要:

本文以实施清洁生产行业标准为例,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扩大了行业内企业间工资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了成本转嫁效应,企业通过降低工资方式将环境治理成本转嫁给劳动者。并且,高污染企业的成本转嫁效应更突出,导致高低污染企业间的工资不平等扩大。此外,在成本转嫁效应持续影响下,清洁生产环境规制还主要降低了高污染企业的劳动者技能、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剧了高低污染企业间工资不平等。

关键词:

清洁生产,工资不平等,污染异质性

马克相关数据:

上市公司员工学历、工资数据

# 15 #

题目: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微观视角剖析
作者:

张俊森,余琪,周康

摘要:

使用代表性企业数据,本文研究了1998—2016年中国制造业部门加总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个体劳动收入份额不同变化趋势的微观基础。分析发现:(1)增加值再分配至劳动收入份额分布的底端造成了加总劳动收入份额下降;(2)再分配效应主要由市场份额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企业驱动;(3)国有企业显著贡献加总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本文的分析从微观企业动态变化的视角增进了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理解。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市场份额,结构效应

马克相关数据:

上市公司-制造业数据大全

上市公司员工学历、工资数据

# 16 #

题目:

《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意义与建设路径
作者:

陈彦斌

摘要:

在中国经济七十余载卓越发展成就、大批优秀学者与优秀成果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编写基础较好,编写时机已较为成熟。它既具有权威性、前沿性、平台性、提炼性等国际《经济学手册》的一般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中国问题导向特色。《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致力于提炼中国经济学的特有范畴、典型事实和独创性理论,努力形成适用于研究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好地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中国经济学

下载链接
需要登录后查看 点击登录
客服一:372574023(QQ)
客服二: macrodata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