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复杂的自然环境背景和广阔的陆地面积,其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对国家发展,也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而中国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对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的介绍中国科学院在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基础上,以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 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主信息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建立了国家尺度 1:10 比例尺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库(CNLUCC),研究者可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生态环境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等。
二、数据范围及年份本数据为栅格数据,数据范围包含全国,涵盖了1980年至2023年的多个时间节点,具体年份包括: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2020年和2023年。
三、分辨率及坐标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1KM,采用Krasovsky_1940_Albers坐标系,以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统一性。
四、测算方式该数据集采用二级分类系统进行数据测算。一级分类根据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属性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六个大类;二级分类则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将土地进一步细分为23个不同的类型。
五、数据来源该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并由马克社区用户分享。
六、参考文献徐新良等.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90-108。
七、数据概览原始数据下载后用ArcGIS打开,然后打开系统属性进行唯一值显示,即可看到分类。